●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国有建设用地标定地价体系建设研究
验收时间:2023年1月6日
成果主要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示地价体系建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27号)等相关文件,开展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国有建设用地标定地价体系的建设工作。按照标定地价工作要求,遵循技术规范划分标定区域,布设标准宗地,评估确定标定地价;对标定地价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建立以标准宗地信息为基础的数据库;形成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标定地价成果报告、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等成果。
●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及验收规范研究课题
验收时间:2022年3月31日
本课题研究成果有: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及验收规范研究报告;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指引(建议稿);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成果验收规范(建议稿)。
本课题通过分析国有农用地数量及分布情况,系统梳理国有农用地管理及改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价格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结合农用地估价实践及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案例分析,清晰界定国有农用地价格类型及基准地价内涵,深入研究国有农用地地价形成机制,归纳总结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技术要点,研究编制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指引和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成果验收规范,最后提出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指引建议稿和国有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成果验收规范建议稿。
●住宅用地多元化供应机制研究课题
验收时间:2021年6月5日
成果主要内容:1、课题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结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研究我国住宅用地供应现状、多种供应模式探索及法理层面可行性,对住宅用地供给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剖析。2、基于典型案例,从市场稳定性、政府土地收益管理风险、项目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多元化供地新模式与传统招拍挂供地模式之差异,论证住宅用地多元化供应经济可行性、风险可控程度。3、对住宅用地多元化供应进行系统设计研究,提出原权利人作为供地主体、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适用条件,并设计出多主体、多方式供应住宅用地的几种模式,为管理部门制度设计提供参考。4、分析房地产定制服务的优势及存在的风险,结合住宅用地多元化供应模式和机制研究,提出房地产定制服务的土地取得策略,为房地产定制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服务。
●平顶山市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年)专题研究课题
评审时间:2021年4月21日
成果主要内容:通过对平顶山市资源环境本底条件和国土空间发展现状特征分析,识别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提出了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划分及重点项目工程安排,可为平顶山市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六安市金安区乡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课题
验收时间:2020年4月18日
成果主要内容:本次金安区乡镇(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首先对十九个乡镇(区)土地进行分等,然后在分等基础上进行综合定级,利用土地市场资料等进行验证。本次基准地价更新是以土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基础,以市场交易等资料为依据,采用租金剥离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等评估基本方法测算样点地价,根据样点地价测算各级别各用途基准地价。在测算各类用地基准地价基础上,按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规定,编制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课题
验收时间:2019年12月13日
成果主要内容:根据城镇低效用地现状调查成果,确定城镇低效用地地块并测算再开发潜力、制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目标、安排开发时序,提出规划方案,分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效益评价,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北京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推进研究课题
验收时间:2019年4月23日
成果主要内容:课题遵循《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2016)147号》,坚持以北京新总规为导向,针对北京市城镇低效用地特点、再开发存在的问题等,初步建立了分区域低效用地评价认定体系,并从基础调查、标准建立、长远规划、分类指导、参与机制、完善制度、定期评价、平台建设、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议,对于促进北京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北京城市健康发展有重要意议,为进一步开展该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土地登记代理成果规范性研究课题
验收时间:2017年4月21日
成果主要内容:课题成果为《土地登记代理成果规范性研究报告》。该项课题研究首先对境外及内地土地登记代理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我国内地土地登记代理业务现状进行调研, 再者对我国内地土地登记代理业务类型、流程等进行梳理,探讨不同类型土地登记代理业务成果内容和要求,最后重点设计我国土地登记代理业务成果规范格式,并提出发展我国土地登记代理行业政策性建议。
●集体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征收征用补偿评估研究课题
验收时间:2013年9月3日
成果主要内容:1、对征地补偿有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产权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对我国征地补偿的指导意义。2、对境外征地补偿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港澳台地区、国外征地的法律依据、目的及对象,征地的主体及程序,征地补偿范围和标准,征地补偿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3、 重点研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配套方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首先,从房屋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相关主体、征收程序、征收补偿、房屋征收价值评估违法责任承担五个方面,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解读分析。其次,从房屋征收价值评估的特性、工作原则和评估机构确定、评估要素分析三个方面,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进行解读分析。4、对我国征地补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对我国征地的法律依据及主体、征地程序及补偿、征地补偿的特征、征地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北京、广州、长沙、合肥、哈尔滨市五个典型地区征地补偿做法进行剖析,最后归纳总结了我国征地补偿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5、对集体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征收征用补偿评估进行探讨。首先,我们分别建立了集体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征地补偿价格体系。然后,分别对农用地征收区片补偿标准价评估、农用地征收宗地价格评估、农用地征用补偿价格评估,集体建设用地征收区片补偿标准价评估、集体建设用地征收宗地价格评估、集体建设用地征用补偿价格评估进行了研究。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地上建、构筑物征收、征用补偿价格评估,集体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征收征用补偿的价格管理,最后我们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全国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成果应用试点
验收时间:2005年1月15日
成果主要内容:项目首次对征地补偿有关理论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探讨了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成果在我国征地补偿中的应用问题,系统提出了农用地征地价格体系及农用地征收、征用价格确定方法。在分析国内外农用地流转情况、特点、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农用地流转中应用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成果的途径。通过分析、比较国外征地补偿情况、国内征地补偿现状的方法,归纳总结出适合我国征地补偿有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成果在我国征地补偿中的应用问题,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技术支撑。项目以广西区邕宁县城乡结合部为试点,探讨了农用地租金及流转价格评估,分区测算了农用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并建立了实用的征地区片价修正体系。